外酥裡軟的油條


剛炸好的油條,外皮金黃酥脆,咬一口「咔噠」響,內裡蓬鬆柔軟,越嚼越香。配碗熱乎的豆漿,吸溜一口豆漿咬一口油條,那叫一個絕;或者搭碗胡辣湯,麻辣鮮香配著油條的酥脆,吃完滿足感直接拉滿!
這油條可是咱全國早餐店的「常駐嘉賓」,不管是南方北方的早餐攤,都少不了它的身影。但咱在家做的油條,料足又衛生,吃著比外面早餐攤的還放心、還香!學會這做法,再也不用早起排隊買了,自己在家就能實現“油條自由”,早上現炸幾根,全家吃得美滋滋!
食材
- 中筋麵粉500克 (10條配方,同學可以減半做)

- 280 克 水

- 食用油和麵時35。 ,炸的適量多備

- 鹽6至8克

- 油條蓬鬆劑10克 (這是油條蓬鬆的關鍵)

步驟
- 和麵前準備
把麵粉、油條膨鬆劑、鹽一股腦倒進大盆裡,用筷子攪和勻乎,就跟拌涼菜似的。然後慢慢往裡加水,一邊加一邊攪,直到變成棉絮狀,這時候別偷懶,得好好攪,不然麵疙瘩多了影響口感。

- 揣面是關鍵
戴上手套開始揣面,記住是「揣」不是「揉」,就跟給麵團做按摩似的,使勁往盆壁上按壓、折疊。看影片

- 揣到冇乾粉了,加一匙食用油進去,繼續揣,把油和麵團揣融合,最後成團就行。然後蓋上保鮮膜,放一邊餳30分鐘。

- 二次揣面鬆弛
30分鐘後,把麵團拿出嚟接著揣,這次要揣到麵團光滑細膩,跟嬰兒皮膚似的。揣好後再蓋上保鮮膜,要么放1小時,要么直接扔雪櫃隔夜,第二天用更省事。

- 整形做油條生胚
把鬆弛好的麵團攞出嚟嚟,在案板上擀成1厘米厚、5 - 8厘米寬的長條,跟擀餃子皮似的,別擀太薄了。
如果麵團沾手撒一點麵粉,千萬不要用油,否則後期油條胚兩端會黏不緊的。

- 然後把長條切成2厘米左右寬的小條,拿噴壺在小條上噴點水,把兩條疊在一起,用筷子在中間使勁壓一下,壓出一道痕,油條生胚就做好了。

- 炸製油條
鍋裡倒足量食用油,燒到170°C左右。新手不知道溫度的話,就揪個小麵團丟進去,5秒鐘就浮起嚟,說明油溫正好。

- 調成中火,把油條生胚兩頭捏緊就可以(千萬別擰麻花,否則會膨脹不起嚟)),放進鍋裡。一下鍋油條就會膨脹,這時候得不停地翻面,讓它受熱均勻,炸到金黃酥脆,撈出嚟控油就行。

- 我之前也嘗試過炸菠菜汁油條呢,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和食材情況靈活調整做法。

Languages
außen knusprig und innen weich - Deutsch (German) version
crispy on the outside and soft on the inside - English version
crujiente por fuera y suave por dentro - Española (Spanish) version
croustillant à l'extérieur et moelleux à l'intérieur - Français (French) version
renyah di luar dan lembut di dalam - Bahasa Indonesia (Indonesian) version
croccante fuori e morbido dentro - Italiana (Italian) version
外はカリカリ、中は柔らかい - 日本語 (Japanese) version
겉은 바삭하고 속은 부드럽습니다. - 한국인 (Korean) version
กรอบด้านนอก นุ่มด้านใน - แบบไทย (Thai) version
外酥裡軟的油條 - 香港繁體中文 (Traditional Chinese - Hong Kong) vers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