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適量鹽能做什麼?試試這些快速、健康又適合多人享用的食譜。
這些烤雞腿幾乎不用木炭,肉質鮮嫩,帶有自製香料特有的香甜風味。雞肉表面烤至金黃酥脆,香氣四溢,非常適合作為午餐或家庭聚餐的主菜。
黃瓜的綠色、皮蛋的棕褐色、山藥的白色、胡蘿蔔的橙色,使整道菜品色彩鮮豔,令人食慾大增。
女生例假前後喝上一小碗豬腳薑,暖身又祛風,秋冬時節吃更是合適-畢竟秋天貼秋膘,冬天才能好好禦寒嘛! 這美味的豬腳薑,製作起來還挺講究。要是給坐月子的人準備,得提前半個月就開始泡薑,每天燒滾燒開後就關火,最少連續泡上一個禮拜,才能把薑的香味徹底「逼」出來。我家這鍋煮了一週的豬腳薑,光看顏值就很誘人:豬腳裹著透亮的棕紅色,咬著軟嫩還帶點嚼頭,越啃越香;雞蛋外皮深褐,切開後蛋黃是緊實的橙黃色,連芯兒都浸滿了薑醋味;湯汁更是剛好,不酸不苦不甜也不稠,喝著比精心熬的高湯還夠味。 廣東街頭的豬腳薑雖多,可一小塊薑、一個雞蛋再加一塊豬腳,最少要20元,味道還不入味。哪比得上自家煮的,又實惠又夠味,每一口都是用心的溫暖。 說起來,當年我家「神獸」降世那一個月,前前後後光豬腳就用了一百五十隻!本來就想自家人補補身子,沒成想煮的時候香味飄得滿樓道都是。鄰居們跟裝了「聞香雷達」似的,天天組團來我家「蹭」,吃完還得打包帶走,把我這兒當成了「臨時豬腳快遞站」。個個都說我家豬手好吃到「犯規」,那架勢,恨不得連我家煮豬腳的鍋都一併打包回去!
剛出鍋的印度咖哩煮雞簡直是舌尖上的狂歡!金黃濃稠的咖哩汁裹著每一塊嫩滑的雞肉,香料的香氣剛飄進鼻腔,就能聞到薑黃的溫暖、孜然的微辛醇厚在空氣裡打轉。 用湯匙輕輕撥開,雞肉燉得軟嫩脫骨,咬一口,肉汁混著咖哩在嘴裡爆開——印度咖哩瑪莎拉味帶來的柔和香,鮮辣慢慢湧上來,留下一點微微的回甘,紅蘿蔔和洋蔥都變得無比入味。濃稠的咖哩汁淋在熱米飯上,每一粒米都裹上金黃的外衣,一口下去,香料的層次在舌尖層層展開,暖乎乎的從胃裡熨帖到心裡,吃完連手指上沾的咖哩香都忍不住多聞兩口~
Nasi Goreng Kencur Campur Petai 是一道典型的印尼炒飯,結合了 kencur 的獨特香氣和臭豆的獨特味道。上等香料包括辣椒、青蔥、大蒜和南薑,炒至香味四溢。將雞蛋打散炒熟,然後與白飯、臭豆片、甜醬油、鹽、調味料混合。簡單的烹飪過程可以做出美味、辛辣且具有獨特香料香氣的炒飯,非常適合作為早餐或晚餐菜單熱食。
避風塘炒魷魚,一口入魂的鮮香暴擊 熱油翻滾間,魷魚捲成金黃的小花兒,每一寸肌理都吸足了蒜香與辣椒的熱烈。炸得酥香的避風塘裹著魷魚須,咬下去先是咔嚓的脆響,緊接著是魷魚Q彈多汁的鮮嫩在舌尖爆開。 蒜粒焦香不苦,辣椒微辣提鮮,避風塘的鹹香與魷魚本身的鮮甜完美融合
「紅焰裹雪」這道菜的口感豐富多樣,既融合了紅色食材本身的味道,又有「裹雪」部分帶來的不同口感。吃起來綿軟、入口即化,酸甜適中
排骨多菌菇湯 ,每一口都裹著濃鬱的湯香,鮮美而不膩,菌菇的清香和排骨的肉香在湯裡完美交融,連湯渣都不想放過
這道「蕃茄煮紅衫魚」色澤鮮豔,魚肉先經鹽醃入味後煎至外皮微脆,再與番茄醬汁同煮,酸甜交織,微帶番茄清香與蔥段提味,魚肉鮮嫩多汁。整體口感兼具番茄的柔滑與紅衫魚的細緻,簡單易做且頗富家常感;不過需預留醃魚與燙皮的時間,且芡汁比例要掌握得宜,才能避免醬汁過稀或魚肉略顯乾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