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0毫升水舒食食譜

用這些療癒的1000毫升水食譜溫暖你的心 — 簡單又暖心的料理。

包含 1000毫升水 的食譜

Image
粵夏清潤霸王花骨湯

在參加中醫「藥食同源」訓練時,老師特意提到,霸王花湯堪稱粵式靚湯夏天的招牌湯品! (也是透過訓練才知道霸王花是火龍果的花) 霸王花本身清熱潤肺,就像給呼吸道安了台「清涼空調」,夏天要是犯了燥咳,喝它能舒服不少。豬骨能給身體補充鈣質和蛋白質,咱們日常活動量大,喝了渾身更有力氣。胡蘿蔔素有「小人參」的美稱,富含維A,能讓眼睛不干澀,皮膚也能跟著變得透亮。南北杏和無花果潤肺止咳還助消化,要是吃多了燒烤火鍋,來一碗這湯,腸胃也能輕快許多。夏天喝它,既能清熱潤燥,又能滋補身體,一家子男女老少都適合。懂生活、會「嘆」(享受)的朋友,可得試試這道夏日靚湯!

Image
老廣私藏豬腳薑

女生例假前後喝上一小碗豬腳薑,暖身又祛風,秋冬時節吃更是合適-畢竟秋天貼秋膘,冬天才能好好禦寒嘛! 這美味的豬腳薑,製作起來還挺講究。要是給坐月子的人準備,得提前半個月就開始泡薑,每天燒滾燒開後就關火,最少連續泡上一個禮拜,才能把薑的香味徹底「逼」出來。我家這鍋煮了一週的豬腳薑,光看顏值就很誘人:豬腳裹著透亮的棕紅色,咬著軟嫩還帶點嚼頭,越啃越香;雞蛋外皮深褐,切開後蛋黃是緊實的橙黃色,連芯兒都浸滿了薑醋味;湯汁更是剛好,不酸不苦不甜也不稠,喝著比精心熬的高湯還夠味。 廣東街頭的豬腳薑雖多,可一小塊薑、一個雞蛋再加一塊豬腳,最少要20元,味道還不入味。哪比得上自家煮的,又實惠又夠味,每一口都是用心的溫暖。 說起來,當年我家「神獸」降世那一個月,前前後後光豬腳就用了一百五十隻!本來就想自家人補補身子,沒成想煮的時候香味飄得滿樓道都是。鄰居們跟裝了「聞香雷達」似的,天天組團來我家「蹭」,吃完還得打包帶走,把我這兒當成了「臨時豬腳快遞站」。個個都說我家豬手好吃到「犯規」,那架勢,恨不得連我家煮豬腳的鍋都一併打包回去!

Image
西洋菜陳腎煲豬骨湯(粵式靚湯)

西洋菜陳腎湯是經典的粵式湯品,陳腎帶著鹹香,既能開胃促消化,又給湯底添了層醇厚滋味;南北杏搭配著,溫潤地幫著潤肺止咳,喝著不燥;西洋菜自帶清甜味,煮軟了融進湯裡,清熱潤肺利尿。湯鮮得清爽,喝著潤得熨帖,解膩又潤燥,難怪老廣們愛它!

Image
自釀糯米酒釀(超多汁)

酒釀味道香甜醇美,口感柔綿,米香濃鬱、酒香淡雅。其食用方式多樣,冷熱皆宜,既能滿足不同味蕾需求:清爽冷飲:冰鎮後食用,入口清爽解膩,是夏日消暑的絕佳選擇。 冷吃:我最愛的焦糖冰粉酒釀糯米小丸子、冰牛奶酒釀、冰酒釀咖啡等,我愛微薰的感覺~~~ 熱食:加熱後的酒釀溫暖滋補,適合在寒冷天氣或需要暖身時食用(例如紅糖酒釀雞蛋、酒釀圓子羹等)。 保存:建議冰箱冷藏保存,保存期限可達1個月。在冰箱低溫環境下,酒釀會持續緩慢發酵,存放超過1個月後,酒味會更加濃鬱醇厚。此時的酒釀特別適合搭配雞蛋、糯米丸子烹調,煮出的甜品酒香四溢,口感層次豐富,暖身又暖胃。 飲用禁忌:酒釀雖美味,但含有一定酒精成分,因此,孕婦、哺乳期女性、酒精過敏及兒童等不宜食用。

Image
清炒脆爽蓴筍絲

這道菜顏值與美味兼具,翠如碧玉的萵筍絲,點綴著金橙色胡蘿蔔絲,視覺上就超治癒。萵筍絲保留著恰到好處的脆嫩,帶著清鮮本味,簡單清炒激發出食材的天然甘甜,清爽不膩,妥妥餐桌小清新擔當~

Image
香迷糊簡版快手包子

由於水量大,皮很軟,又簡單,適合不會發包子的小白(不用揉麵、端面,下次岀有麵食基礎的水光肌饅頭)。我家娃早餐就吃包包(包子、麵包),蛋糕。又自己做的最放心,就是有點費媽。今天看豆角挺新鮮,馬上買了2斤豬肉,包子造起來。

Image
白芸豆海帶燉川渝臘豬腳

川渝臘味這東西,跟榴槤是一個路數-愛的人能把它當本命,恨的人聞著味兒就得繞道走。川渝臘豬蹄是一道極具當地特色的傳統美食。其外觀色澤紅潤,肉質緊實有嚼勁,散發著濃鬱醇厚的鹹香臘味 。通常在重要節日或招待重要客人時才會端上餐桌,是餐桌上的“硬菜” 。 ~這道臘豬蹄燉芸豆海帶湯,鹹香裹著柏枝熏烤的獨特煙火氣,皮韌肉糯,啃起來帶勁又不柴。芸豆吸飽油脂,粉麵中透著臘香,海帶滑溜溜地裹著奶白湯汁,每口都是濃得化不開的川渝風情,連湯都想泡飯乾一鍋~~

Image
簡單易做電鍋鹽焗手撕雞

整隻雞色澤金奶油亮,撕成絲後紋理清晰,裹著湯汁黃白相間,嗔著就饞人! ~做法超簡單,用電飯煲就能輕鬆拿捏 。吃起來鹽焗香直鑽鼻子,雞肉嫩又入味,原汁原味的鮮~。拿這湯汁泡飯,米飯吸飽鮮汁,香到能把碗舔禿!妥妥的家常菜寶藏做法,吃一回就忘不了!

Image
暖心羊骨蘿蔔湯

羊骨燉得軟爛入味,輕輕一啃,肉就脫骨,帶著濃濃的肉香。胡蘿蔔吸飽了羊骨的鮮味,又甜又軟。湯更是絕了,奶白濃稠,喝一口,暖乎乎的,從喉嚨一直熨帖到胃裡,那股子鮮香勁兒,絕了!就著這湯泡個飯,能把碗底都舔乾淨,秋冬來一碗,渾身都得勁! 秋天貼秋膘,冬天好禦寒!

Image
潮汕菜頭粿

傳統潮汕菜頭粿一般是炸出來的,咱這改良版玩法有意思!先蒸,讓地瓜粉和蘿蔔絲、臘腸、芹菜這些料好好“抱團”,把軟糯勁兒鎖住。接著煎一煎,外皮變得金黃酥脆,裡面還軟爛。蘿蔔清甜,混著臘腸香和芹菜的鮮,層次豐富。家常做一盤,聞著香、吃著更得勁,傳統味和新口感都拿捏住咯!